昨夜期货市场出现剧烈波动,锰硅和硅铁双双封板涨停。这一变化源于市场对"反内卷"政策预期的强烈反应。7月25日收盘时,锰硅期货主力合约报收6414元/吨,涨幅达到8.02%。硅铁期货主力合约收于6166元/吨,涨幅为7.01%。两个品种的放量涨停引发市场广泛关注,投资者开始重新审视下周的走势方向。
供应端收缩预期推动价格上涨
锰系头部企业研讨会传出的消息成为推动价格上涨的直接催化剂。会议中提及高、中、低、微碳锰铁生产企业将节能减排30%。硅锰合金生产企业的节能减排幅度更是达到40%。这一消息迅速在市场中传播,引发投资者对未来铁合金产量收缩的强烈预期。
市场参与者对供应端变化的敏感度极高。铁合金行业的停减产和复增产操作相对简单,生产调节能够快速跟随利润和需求变化。这种特性使得产量波动性较大,而供应端的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引发价格剧烈波动。锰硅的波动幅度通常大于硅铁,主要原因在于锰硅的主要成本构成中锰矿价格占比较高。
港口锰矿价格持续上涨为锰硅提供了成本支撑。锰矿以国外供应为主,海外发运及突发事故容易影响锰矿价格走势。南非政府将锰矿列为关键矿产资源,这一政策变化对未来一段时期的锰矿价格形成支撑。部分企业已锁定港口现货及海漂资源,可能影响未来港口可售现货数量。
成本端压力持续增加
焦炭价格目前仍处在提价周期中,尽管暂时提价三轮,后续继续看涨的预期依然强烈。这种成本端的压力为铁合金价格提供了底部支撑。硅铁生产成本中电力成本约占60%-70%,兰炭约占25%-30%。锰硅生产成本中锰矿约占55%-60%,电力约占20%-25%。
两个品种的主产区基本相同,都集中在电价低廉的西北地区。硅铁产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、青海、陕西、宁夏、甘肃等地。锰硅产区则集中在内蒙古、宁夏、广西、贵州、云南等地区。近年来凭借兰炭资源以及镁产业链的一体化布局,陕西的硅铁产量占比逐步增加。
生产过程中两个品种都需要消耗大量电力。每吨硅铁约耗电8000度左右,每吨锰硅约耗电4000度左右。电力成本的变化直接影响生产企业的盈利水平,进而影响产量调节决策。当前电力供应相对稳定,但任何限电政策都可能对产量产生重大影响。
东南配资-在线股票配资开户-股市配资公司-配资炒股平台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